距今約1000年前,在今建陽市水吉鎮的龍窯裏發生窯變,窯工意外燒出的黑盞,表面出現銀灰色圓斑,泛著金屬般的光彩。這個意外,啟發了建陽的陶工,經過難以計數的嘗試,雖然燒成率非常低,這些宋代的窯工終於能控制這捉模不定的光彩,燒製出美麗的油滴建盞(鷓鴣斑建盞),建盞也因此成為皇家貴族鬥茶的珍品。300年後中原戰亂,再加上飲茶發方式與審美觀的改變,終於澆熄了已經燃燒300年的建陽窯火。又經過了600多年,由於日本抹茶道的需求,再加上現代陶瓷科學的進步,許多陶藝家宣稱破解了宋代油滴盞的燒製技術,燒出各式各樣燦爛的黑盞,但是這泛於黑釉上的金屬光澤,跟宋代的油滴盞一樣嗎?這些油滴只是形似?還是本質相同?
油滴建盞的胎含鐵量約8%,未燒前是橘紅色,燒成後變成灰黑色,釉的含鐵量約7%,這些數據是陶瓷科學家分析的結果。若要說破解宋代油滴盞的燒成技術,那些用白胎燒出建盞的現代陶藝家,可以先排除(比較科學需在對等的條件下進行,要不然您拿黑猩猩跟歐巴馬比,真不知要比什麼?)。燒黑胎的陶藝家,如中國的孫建興、李達,日本的鐮田幸二,台灣的江有庭等。
先說中國的現代黑胎建盞,以李達做代表如圖1、圖2,這油滴很好拍,光線隨便打,隨便拍,反正快門按下去,一個個油滴一定閃閃發光,鐮田幸二的作品(他的作品我在京都上手過,太貴了買不下手),也是一樣。而江有庭的作品就不太一樣囉,各位點連結後可能會說這哪是油滴啊,根本是一堆彩釉,這個容後解釋。
先看看圖1及圖2,一個南宋的油滴盞,一個是現代的油滴盞,顯然現代的盞美多了,但要注意的是,圖1是窯址出土的瑕疵品,而且今天要討論的是,現在陶藝家是否破解了宋代油滴盞的燒製技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釉相是否雷同?
圖1. 南宋油滴建盞(這不是完整器!約有5%破損,正在想辦法修復中)Canon EOS 1Ds鏡頭;EF 100mm f/2.8,戶外陰影下拍攝。
圖2. 中國陶藝大師李達油滴建盞Canon EOS 1Ds鏡頭;EF 100mm f/2.8,戶外陰影下拍攝。
下面圖3、圖4、圖5,分別是現代及宋代油滴的特寫照片,現代的油滴非常好拍,不管是正光、測光都閃閃發光。
圖3. 中國陶藝大師李達油滴建盞(局部)ZEISS解剖顯微鏡SteREO Discovery.V12,ZEISS KL 1500冷光光源直射拍攝。
圖4. 南宋油滴建盞(局部)ZEISS解剖顯微鏡SteREO Discovery.V12,ZEISS KL 1500冷光,白色反光板反光拍攝
圖5. 南宋油滴建盞(局部)ZEISS解剖顯微鏡SteREO Discovery.V12,ZEISS KL 1500冷光光源直射拍攝
宋代的油滴就非常難拍!如果在強光之下拍出的油滴就像圖5,各位一定會說,這是油滴嗎?這根本就是褐斑,這跟褐兔毫的斑紋,除形狀外根本沒有不同(圖6)。
圖6. 南宋兔毫盞(局部)ZEISS解剖顯微鏡SteREO Discovery.V12,ZEISS KL 1500冷光光源直射拍攝
圖7. 圖4與圖5的比較,紅色箭頭指向盞口緣方向,左邊是強光直射,右邊是反光板拍攝
可是再看看圖7,我們比較左、右紅色圈的斑紋,這是同一個位置的斑紋,在強光直射下,油滴斑紋會呈現褐色斑(圖7左邊),油滴的金屬光彩消失,若用反光板側拍則油滴金屬光彩顯現!(圖7右邊)
看到這邊,相信明眼人都該知道,現代陶藝家的油滴與宋代油滴的差異了吧!簡單的說現代的油滴像是沉於黑釉中的鏡子,把所有的光線都反射出來,閃閃發光,宋代的油滴像是浮於水面的反光半透膜,側光或弱光可以展現出油滴的金屬光芒,強光之下,隱藏於油滴下的色彩就顯現出來了,他可以是褐色、黃色、藍色、綠色或白色(這是我目前看過的宋代油滴瓷片標本下的色彩)。
相較於現代陶藝家燒出的閃閃發光的油滴,宋代的油滴更顯出其內涵,隱藏於油滴下的色彩讓茶盞更富於變化。我們再看看江有庭老師的作品,他的盞是黑胎(網上的照片光線太強,而且經過後製,強烈失真),2010年5月9日我們拜訪了圓山窯,因為另外有事,不到半個鐘頭就匆匆一別。但當我拿起江老師的盞,心中的震撼是無法形容的,那時很想叫出來:這就是宋代的油滴!可是當我翻過茶盞,看到細緻的胎與修足,另外一個聲音告訴我這絕對不是宋代建盞!這一剎那我在現實與虛幻中轉換不知多少次,我終於接受一個事實,江有庭破解了宋代油滴的燒製方法!只是他不這麼認為!他以為他創燒了"藏色天目"!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他燒出來的東西,早在1000年前,建陽的窯工早就燒出來了!但是他加以改良,更燒出了宋代窯工沒燒出的顏色,紅色、紫色!最近要省吃儉用囉,趕快搞一個江老師的天目回家!
寫到這邊突然發現有件事未說明,江老師網站上的盞五顏六色的,那是因為在強光下拍攝,若是側光或弱光下,其實他的色彩上是有一層薄薄的反光模!就跟所有的宋代油滴建盞一樣!
寫到這邊有點不太想發表,因為這篇文章中隱藏著50%建盞的鑒真偽技巧!
現在再來看看日本博物館的油滴
圖8.
圖9
圖8及圖9是德川美術館藏的"同一個"油滴建盞,這是從兩本書上節錄下來的圖,由於拍照打光的不同,我們可以看到兩種完全不同的效果。圖8可以看出閃閃發光的油滴,圖9可以看到油滴光彩下綠色→黃色的色彩。
這邊須再次澄清,宋代油滴不是不同角度可拍出不同顏色,光線弱時正看一樣是反射金屬光澤,但是光線弱相機拍不出來啊,黑抹抹一片,所以我搞了很久,後來終於發現側著拍能拍出金屬光澤,所以我才這樣拍,但是正面弱光用肉眼看也會有金屬光澤,只是拍不出來,所以我們看日本博物館油滴盞的圖片,圖片若能看到所有斑紋就沒有金屬光澤(因為這樣打光是照不出金屬光澤),能看出金屬光澤的圖片一定暗暗的,而且有些斑紋看不清,因為這種盞真的很難拍。宋代油滴看起來似乎有二層,色彩上有一層薄膜,會反射出金屬光澤,而這層反射膜下有其他顏色,強度不同的光線會使膜膜下的色彩有不同程度的穿透,而呈現不同的光彩,這個情況也會隨著角度不同而有所變化,所以我覺得宋代的油滴更顯出其內涵。
再看看下面的銀兔毫(圖10 & 圖11為同一個盞),這種品種跟油滴很像,只是金屬光彩的形狀不同罷了,但是本質都一樣。
圖10.
圖11.
從圖10 & 圖11也可以發現不同的光線,可拍出閃亮的銀兔毫,或隱藏於銀兔毫下面的灰白色色彩。
所以現代陶藝家真的破解了宋代油滴的燒製方法嗎?上手過宋代油滴或金、銀兔毫的瓷片標本,或到日本各大博物館仔細看過宋代建盞的釉面,很明顯的就能發現,大多數現代陶藝家燒製出來的油滴、金、銀兔毫,與宋代的產品只是形似,但本質不同,宋代的油滴是一層反光薄膜,強光下隱藏於薄膜下的色彩就會顯露出來,在這薄膜下的顏色有褐色、黃色、藍色、綠色或白色,而現代少數陶藝家,如江有庭老師等少數,便能燒製出這種反光薄膜。這種鏡子與薄膜的差距,看似雖小(都能發出金屬光澤),但是他們之間的差距,有600年之遙啊!
- 留言者: 比爾 醫師
- Email: ashoungkimo@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0-11-06 17:46:44
陳坤和大師也很厲害!!
我覺得跟江有庭先生不相上下!在台灣都數一數二!
[版主回覆11/08/2010 11:48:33]
文章中提到了喔!
白胎燒出來的,不在我的討論之列,因為那根本是不同的東西,不能比較低~~~
- 留言者: ryan
- Email: 2157884@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0-09-17 11:29:29
好精采!
[版主回覆09/17/2010 13:22:36].
- 留言者: Mike
- Email: chengchengchieh@yahoo.com
- 網址:
- 日期: 2010-05-26 17:36:26
那这个盏应该是匣钵拔下来的,不要修了啦。。保持原来的品相就好。。
其实如果只有口沿稍稍的窑粘的窑址建盏都可以收拉,价钱便宜而且实用。
[版主回覆05/26/2010 19:46:21]
是的這是匣缽拔下來的,我要用牙醫的樹脂修他,反正是可回復的材質。
嗯嗯,只要盞心的釉漂亮都可收。
- 留言者: Mike
- Email: chengchengchieh@yahoo.com
- 網址:
- 日期: 2010-05-26 16:28:43
果然是科学家的精神,研究的好透彻!
建阳窑茶盏修补的人少, 大多都是修吉州窑的。。这个盏不错啊,你要修哪里?
好像只有靠近底足的地方有伤。还是口沿上的窑粘呢?有些人直接包银口遮盖,还很有味道呢。。
[版主回覆05/26/2010 17:20:45]這盞一蹋糊塗,沒拍出的那面,有一大片窯沾,有窯裂.....
- 留言者: 澹川
- Email: eliot.1224@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0-05-17 09:24:38
佩服閣下一言九鼎的語氣~
[版主回覆05/17/2010 13:26:53]
啊~~~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