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宋徽宗,大昏君一個,但他的藝術成就非凡,卻是不爭的事實。他曾在所著的《大觀茶論》評論:「釉色紺黑。玉毫條達者為上」
宋‧黃庭堅《西江月•茶》「龍焙頭綱春早,谷簾第一泉香,已醺浮蟻嫩鵝黃,想見翻成雪浪。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無因更發次公狂,甘露來從仙掌。」
宋‧陶谷《清異錄》「閩中造盞,花紋鷓鴣斑,點試茶家珍之」
上述所記,指的都是「建盞」
這茶盞的開箱文,本應上星期就該寫了,只是一直抽不出時間。
上星期六和上海回來的朋友約了在建國玉市見面,為的就是這個茶盞,結果不小心買到一個心形海扇蛤。
這茶盞是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李達」先生燒製的,器形是仿宋朝鬥茶用的「束口盞」外形。
↑李達鷓鴣斑建盞,束口盞造型
↑宋水吉窯束口盞
釉想要呈現建盞的精品,鷓鴣斑盞或叫油滴盞(日本人稱之為油滴天目)的釉色。
宋油滴建盞瓷片
宋油滴建盞標本釉面,這油滴較不凝聚,快變兔毫了
宋油滴天目(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李達鷓鴣斑建盞,盞內花紋
↑李達鷓鴣斑建盞,上:外壁銀油滴斑;下:內壁銀油滴斑(有些變灰了)
↑李達鷓鴣斑建盞底足
古代的陶瓷很單純,釉色大多取決於鐵元素的含量,含鐵量<1%燒出來的是白瓷,2%左右燒出青瓷,5%以上可燒出黑釉瓷。建盞的斑紋完全是鐵元素的呈現,從出土的建盞瓷片分析,建盞又含鐵量達7-10%,胎的含鐵量亦高達5-8%。
建盞的釉屬於分相釉,不管是黃兔毫、銀兔毫、金兔毫、銀油滴、金油滴,乃至曜變都是鐵元素的作用。
↑宋曜變天目(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根據李達先生的說法,建窯油滴(=鷓鴣斑建盞)的形成機理可以概括為浮萍機理。建窯油滴釉燒到1300℃左右時,在特定的物理化學條件下,釉開始形成液相分離結構,釉主體相分離出富鐵的另一相。在重力與表面張力等作用下,富鐵相易浮在釉表面層。隨著過程推移,浮在釉面的富鐵相越來越多,這些富鐵相形成的液相小滴就像漂浮在水面的青萍,能夠在液面上漂游。它們隨機而遇,三五成群,拼合成一個個大小不同的包裹團。包裹團越大,其中的液相小滴也越多,但這些液相小滴僅僅挨在一起,沒有熔為一體,就象一葉葉青萍靠在一起。當燒成進行到一定程度后降溫冷卻,在冷卻過程中,當環境條件適合包裹團中的鐵氧化物析晶時,便形成一滴建窯油滴。
另外環境條件包括包裹團所處的釉主體相的性質、溫度與氣氛等會影響油滴的生成。例如,建盞釉高溫流動性大。在近碗口部位與靠底足部位釉的厚度不同。其釉的主體相性質就不同。使得靠底足部位釉厚處的油滴較難形成。另外,還原氣氛直接影響二價鐵與三價鐵的比值,此二者的比值直接影響油滴的生成。二價鐵與氧接合成氧化亞鐵FeO。三價鐵與氧接合是氧化鐵Fe2O3(又稱赤鐵礦)。另外它們也會複合成四氧化三鐵Fe3O4(稱磁鐵礦)。在釉中。鐵的結晶組態主要是Fe2O3和Fe3O4。還原氣氛較強時。Fe3O4的含量較高。由於其結晶體尺寸較大且平行於釉面生長。會以銀色呈現并發出強烈金屬光澤。形成「銀油滴」或「銀兔毫」的斑紋。相對地。若氧化氣氛則Fe2O3居多。結晶是黃褐色。產生「褐油滴」或「褐兔毫」。
但是還原氣氛過濃,便析不出晶體。因為二價鐵過多,熔劑作用過強,包裹團又熔入釉層之中。當還原氣氛適中,而且析晶溫度與時間都滿足氧化鐵微晶的晶面有規則平行於釉面排列時,形成的油滴才會有鏡面反射現象。
日本的「君台觀左右帳記」(1511年)是足利將軍的朋友們對他收藏的唐物進行評鑑的紀錄,書中把建盞分成若干等級,曜變,建盞之無上神品,乃世上罕見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圍繞之玉白色暈,美如織錦,萬匹(萬匹絹)之物也。油滴,第二重寶,五千匹絹。普通建盞,三千匹絹。了解建盞油滴釉的燒製條件,就可以明白何以古時油滴建盞值5000匹絹。而且古時釉內鐵含量要超過10%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需要胎中的鐵元素來彌補釉中不足的鐵元素,但胎的鐵含量高時,燒製過程胎體易變形破裂。這也就是為何建陽窯址上堆積如山的廢品。
由於建盞的燒製難度,即使是最普通的褐兔毫盞,或變形、或花紋不規整、或漏釉、或釉面沙粒,沒一個是完美的,但何以這種不完美的瓷器或讓宋代文人雅士深深着迷,會成為日本茶道的無上神器?
老子說的「固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或許能說明一二。建盞的多樣變化,不穩定與缺陷,正襯托出他的美。拿著放大鏡檢視一只建盞,就落入有欲以觀了。
現在的陶藝家要燒製建盞容易多了,釉料鐵含量超過10%很容易,但是,要燒製油滴釉還是一件難事,因為氣氛掌握不易,氧化重了斑變成灰褐色,還原重了斑都不見了。而李達先生燒的黑胎建盞,要燒得好更不容易。現在會燒油滴的人不少,但用的大多是白胎,這樣胎比較不會裂,只要在釉料中多加點鐵,就能彌補胎中鐵元素的不足,這類的建盞口緣會呈現橘紅色,像宋遇林亭窯仿建窯一般(後面不之第幾張圖),這類的油滴雖然也是難得,但是全器看起來不穩重,不深沉,油滴的表現,沒有黑胎來得好。
李達先生的油滴盞用的土,不是配方土,這種做法初看覺得很傻,深入了解後,方知這才是他高明的地方,李達的油滴想必成品率不高,但他玩弄胎釉的技巧,可以說是一位身藏不漏的藝術家。李達先生的油滴盞若是五星級飯店的咖哩飯,用配方土白胎燒出的油滴盞就像超市的咖哩調理包,一般人雖吃不出差異,但老饕一看便知,連動湯匙的力氣都省了。
李達先生的建盞,我已經注意一年多了,終於在去年年底看上二個,早有心理準備,價格必然不低,問了價格,一口飯差點噴出來(當天敲MSN時正在吃飯),這價格足足可買一個還不錯的宋代兔毫建盞。原來想買二個的,只好變成一個。由於價高,所以委託上海的好友過去幫我拿,本來要請他寄回台灣,但是朋友擔心大陸的快遞...所以一直拖到放暑假朋友回台,才收到盞。
那天在建國玉市,朋友老婆問我,你在網路上看看,就決定要買了啊,你真猛ㄝ!
諸位可知,這二位夫妻去幫我買盞,當天下午跟老闆(上海茶商)喝了壺茶,把我忍痛放棄的另一個盞也帶回家,不知道誰猛?這樣剛好能讓我看到二個盞,果然是春蘭秋菊,各有佳勝。
再看一下不同光下下拍的油滴
幾個現代的建盞比一比
二個新盞和二個老盞比一比
建盞個器型有好幾種,最常見的就是上圖1的A式束口盞,也是這只李達鷓鴣斑建盞的盞型,雖然不是都有,但很多器型都看過,目前只有圖5的B式歛口盞還沒看過。
這小盞算A式歛口盞
這是B式束口盞
這中盞是B式撇口盞
這中盞是敞口盞
這是遇林亭窯仿建盞的黑釉盞,器型像上面的敞口盞
最後這個是典型的A式束口盞
這不知是什麼地方的雜窯燒製的,仿建窯最有名的A式束口盞,雖然也古樸可愛,但是就差多了。
- 留言者: 聰之
- Email: tumi8888@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1-07-08 22:14:29
小弟以為李大師已經很好了,還有比他更好的。冒昧問一下不知是哪位大師。小弟初學還請多多指教。
謝謝
[版主回覆07/09/2011 11:33:11]應該不是大師吧,他們的地位卑賤得很!1000年前建陽窯的那群窯工應該沒人稱他們大師吧?但是現在擺在日本博物館的國寶、重要文化財、重要美術品都是他們燒出來低
- 留言者: 聰之
- Email: tumi8888@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1-07-07 00:57:44
[版主回覆07/08/2011 10:36:32]是燒得不錯,不過不比不知道,還是有人燒的比他好!
- 留言者: 比爾 醫師
- Email: ashoungkimo@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0-11-24 10:54:58
http://tw.myblog.yahoo.com/remember-collection
這極品極光天幕很棒吧!!
[版主回覆11/24/2010 14:46:37]有趣~~~
- 留言者: 比爾 醫師
- Email: ashoungkimo@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0-11-06 15:29:55
請問李達大師的油滴是浮起來的嗎??
浮起來才是好油滴!浮起來才是還原燒!!
[版主回覆11/08/2010 11:45:48]
沒有所謂沉浮!
不解您的意思,若非是當還原氣氛是燒不出油滴的啊,何來浮起來的才是還原燒?
- 留言者: 老九
- Email: antique3182@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0-10-11 07:02:48
[版主回覆10/14/2010 09:48:04]謝謝~~~
- 留言者: Mike
- Email: chengchengchieh@yahoo.com
- 網址:
- 日期: 2010-06-01 18:50:34
可以问一下吗?新茶盏和老茶盏在使用上有没有什么不同? 还有听朋友说(只是听说)新茶盏的釉药是否不是很健康?总觉得要收还是老茶盏好也。。
对了,有没有人用擂茶钵自己擂茶叶抹来点茶呢?sorry 乱问一通 。。
[版主回覆06/01/2010 20:08:31]
1.我覺得沒什麼不同,不過大陸的黑心商品多,應該用老的好些。但是若以打抹茶而言,老建盞真的好用,因為它本來就是根據點抹茶設計的,畢竟它是在鬥茶全盛時期發展出來的最好商品,新的盞,重心、器形都不對,點起來效果不太好。學了茶道之後,現在即使是高仿的建盞,不用看,一拿就知道了,那個重心真的差很多。
2.抹茶不是用擂的,宋代是先擊碎(團茶),再輾,然後過篩,若少量飲用則可不過篩,日本現在是直接用磨的(跟石磨很像的小石磨)
- 留言者: Mike
- Email: chengchengchieh@yahoo.com
- 網址:
- 日期: 2010-06-01 18:50:05
可以问一下吗?新茶盏和老茶盏在使用上有没有什么不同? 还有听朋友说(只是听说)新茶盏的釉药是否不是很健康?总觉得要收还是老茶盏好也。。
对了,有没有人用擂茶钵自己擂茶叶抹来点茶呢?sorry 乱问一通 。。
- 留言者: 泊埠麟
- Email: linsj19600630@gmail.com
- 網址:
- 日期: 2010-03-19 09:05:19
您好,
看了您的建盞介紹,對天目又更加喜歡了!原以為台灣的江老師燒的天目深邃精緻有深度,沒想到福建的李大師也不遑多讓!真是開了眼界 !
泊埠麟
[版主回覆03/25/2010 09:16:21]江老師的藏色天目的確是獨樹一格,很難想像單單鐵離子可以做出這麼多種變化。
- 留言者: 樂茶
- Email: anthony541030@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09-10-09 23:11:25
黑 帶有 一種神秘的穩定力量
其雅者 可增幽玄之思
[版主回覆10/11/2009 21:46:11]
嗯嗯
現代人似乎不太喜歡黑
- 留言者: 小布
- Email: cf2713@gmail.com
- 網址:
- 日期: 2009-07-21 16:15:35
[版主回覆07/21/2009 23:21:31]嗯嗯嗯,等到茶道課程學到,唐物的抹茶點法時,再拿來用。
- 留言者: 之謙
- Email: fatpig1085@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09-07-20 00:30:46
很美的建盞
燒火的表現很細膩
[版主回覆07/21/2009 23:24:00]這建盞真的是要比較才知道,油滴的表現,優與劣只在一線之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